(资料图)
一、题文
阅读文章,回答问题。父亲的红萝卜灯徐光惠①正月里来正月正,正月十五闹花灯。过完大年没几天就是正月十五元宵节,对于孩子们来说,元宵节更为热闹有趣。吃元宵、猜灯谜、烧火龙、踩高跷、挑花灯等民俗活动,精彩纷呈,妙趣横生。父亲为我做的红萝卜灯,温暖着我整个童年,照亮我人生的旅途。②小时候,乡村还没有通电,家家户户都点煤油灯,光线暗淡。一到晚上,村子里就黑黢黢一片,寂静无声,因此孩子们对灯是极其渴望的。元宵节晚上,小孩子们迫不及待地跑出门,三五成群打着灯笼在村子里转悠,一路奔跑嬉戏,唱着欢快的歌谣,开心得很。③那时,家里穷,物质条件匮乏,有个灯笼也是个很奢侈的愿望,父母是没钱给我们买灯笼的。有家境宽裕的人家会给孩子买回一盏漂亮的灯笼,有大点的孩子也自己学做简易的灯笼。我年纪小不会做,便跟在隔壁哥哥身后,一路小跑,看着他手里举着的红灯笼,羡慕得不得了。有一回,他们跑得快,我怕跟不上,一着急鞋也被跑掉了。那时,能拥有一盏红灯笼,是我心里最大的愿望。④在我七岁那年的元宵节,父亲突然叫住我:“惠儿,别跟在他们后面跑了,爸这就给你做一个灯笼。”“爸,你要给我做灯笼?是真的吗?”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。父亲笑着点点头,转身去了院子里。我忙不迭地跟在他身后,心里窃喜。⑤他找来一个粗壮、颜色红润的萝卜,用刀子削去一半,大头做底,小头朝上,再挖去中间的部分,倒进去一点红颜料,萝卜两端打孔用麻绳打结拴好。他让我拿来煤油灯,往里面倒上煤油,用棉线搓了一根灯芯,放在萝卜中间。父亲又找来一个玻璃瓶,正好罩在萝卜灯的外面,萝卜灯就做好了,小巧而别致。我提着萝卜灯,别提多开心了,一心盼着夜晚快点来临。⑥我等啊等,盼啊盼,终于盼到天黑。父亲用火柴把灯芯点着,刹那间,萝卜灯一下亮了起来,在漆黑的夜晚发出灿烂的光,红彤彤,明晃晃的,映红我的脸庞,也映照着父亲饱经风霜的脸。我兴奋地跳了起来,高喊着。“我有灯笼啰!我有红灯笼啰!”父亲慈爱地看着我,也笑了。⑦我提着那盏红萝卜灯,在小伙伴面前炫耀地左摇右晃,根本不用担心被风吹熄。我立马成了孩子堆里的焦点,感觉自己像个天使,心里那个得意劲儿甭提了。小伙伴们把我团团围住,争先恐后想要跟我换着灯笼玩,我也不吝啬和他们交换,趁机摸摸以前从没碰过的灯笼,我们在村子里尽情地玩闹、追逐,欢快的笑声传遍村庄。⑧元宵节那晚最热闹最明亮,点点灯光像闪烁的星星,点亮黯淡贫瘠的村庄,给静谧的小山村带来光亮与祥和。父亲做的红萝卜灯伴我度过快乐的童年时光,也给我们家困苦的生活带来了温暖和希望。⑨父亲已去世二十多年,每年元宵节,我都会想起父亲做的红萝卜灯,想起那段艰难却温馨的岁月。或许,就在今夜,我会在梦中与父亲重逢,父亲依旧笑着,再次为我点亮那盏温暖的红萝卜灯。1.选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情?表达了“我”怎样的思想感情?2.选文第⑤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?作用是什么?3.请简要分析父亲这一人物形象?4.结合选文,说说你对第⑧段画线句的理解。
二、解答
[答案]1.“我”小时候,父亲为“我”亲手制作的红萝卜灯,温暖了“我”整个童年的事情,表达出“我”对父亲的敬爱和怀念之情。2.运用动作描写,通过“找、削、挖、倒、打结、拴”一系列动词,生动形象地写出父亲制作红萝卜灯时的认真细致,也表达出“我”对红萝卜灯的感情之深。3.(1)疼爱孩子。家境虽贫困,但父亲通过自己的双手为我制作红萝卜灯,满足了“我”的心愿。(2)慈祥和蔼。“父亲笑着点点头”“父亲慈爱地看着我,也笑了”“我会在梦中与父亲重逢,父亲依旧笑着”。(3)认真细致。父亲为“我”做红萝卜灯。4.在家里穷,物质条件匮乏,有个灯笼也是个很奢侈的愿望,每次元宵节都跟在小伙伴后边的情况下,父亲为“我”亲手制作了一个红萝卜灯,让“我”的心愿不再是奢望,给“我”带来童年的快乐,温暖了“我”的童年,让“我”对生活充满希望,因此,无论何时何境,都要像父亲一样保持一颗乐观的心去迎接生活,保持希望。三、分析
[解析]1.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和理解作者情感的能力。概括文章内容,要通读全文,围绕标题“父亲的红萝卜灯”,抓主要人物和事件,结合关键句子回答。第①段,“父亲为我做的红萝卜灯,温暖着我整个童年”,第⑤段,“他找来一个粗壮、颜色红润的萝卜,……,往里面倒上煤油,……。父亲又找来一个玻璃瓶,……,萝卜灯就做好了”。可用“何时何地何人做何事,结果如何”的形式精练地整合答案。分析作者情感,要抓住文章中的议论抒情句,“父亲做的红萝卜灯伴我度过快乐的童年时光,也给我们家困苦的生活带来了温暖和希望”“每年元宵节,我都会想起父亲做的红萝卜灯,想起那段艰难却温馨的岁月。或许,就在今夜,我会在梦中与父亲重逢,父亲依旧笑着,再次为我点亮那盏温暖的红萝卜灯”,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崇敬、爱戴及怀念之情。2.本题考查把握人物描写方法的能力。描写人物的方法有:语言描写、外貌描写、动作描写、神态描写、心理描写。回答其作用,答题规范是:运用了xx描写的手法,生动形象地写出了……的情形,刻画了人物……的心理(品质、心情、情感)。“找、削、挖、倒、打结、拴”是动作描写,结合上下文“爸这就给你做一个灯笼”,可见是写出了父亲制作红萝卜灯时的认真细致。另外,“我”的观察如此细致,记忆如此深刻,也表明“我”对红萝卜灯的感情之深。3.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。分析人物形象,可以从以下方面解答:典型事件,人物的正面描写,作者评价和侧面烘托等。“能拥有一盏红灯笼,是我心里最大的愿望”“别跟在他们后面跑了,爸这就给你做一个灯笼”,父亲通过自己的双手为我制作红萝卜灯,满足了“我”的心愿,表现了父亲疼爱孩子;父亲做灯时的一连串动作“找、削、挖、倒、打结、拴”一系列动词,生动形象地写出父亲的认真细致;“父亲笑着点点头”“父亲慈爱地看着我,也笑了”“我会在梦中与父亲重逢,父亲依旧笑着”表现了父亲的慈祥和蔼。注意要结合文章内容来谈。4.本题考查对句子含义的理解。可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的角度理解。表层含义是指在那个贫穷的年代里,红萝卜灯满足了“我”的心愿,给“我”带来童年的快乐。理解深层含义要结合文章主旨,这种快乐及其暗含的父爱的真挚,让“我”对生活充满希望,结合文章结尾“我都会想起父亲做的红萝卜灯,想起那段艰难却温馨的岁月”“父亲依旧笑着,再次为我点亮那盏温暖的红萝卜灯”,启示“我”无论何时何境,都要像父亲一样乐观地面对生活。这也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主旨所在。本文到此结束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