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观察】运河之水,如何滋养孕育出火遍全网的津味美食? 天天消息
天津发布 2023-06-05 09:06:25

运河之畔的天津西北角,曾是码头比肩、千帆竞进的漕运枢纽,如今,这里火爆全网,被食客们称为碳水天堂,那么,这里到底有哪些美食,吸引着各方游客?

天津,因河而生、因漕运而兴。南北运河在这里汇聚,五方杂处造就这里的多元文化,运河之水,也造就了天津美食的河海两鲜,形成了独特的津味津菜。那么,天津又有怎样丰富的饮食文化?

天津小吃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香飘运河

天津被称为“大运河载来的城市”,因河而生,因河而盛。京杭大运河在天津境内分为南运河、北运河两段,总长170多公里。其中全长71公里的“北、南运河天津三岔口段”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。

运河带给这座城市繁茂的商业,清代《潞河督运图》中描绘了潞河尾闾天津三岔河口一带的漕运盛景和民俗民风。商贾云集、船工往来如织也孕育出狗不理、煎饼果子、耳朵眼炸糕、嘎巴菜等闻名全国的小吃。

天津烹饪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赵永强,眼下正在编写一本跟运河有关的书籍《寻味运河》,就是通过运河沿岸的美食,来解读大运河饮食文化。“元代的诗人就曾经写过:吴罂越布满街衢。吴罂是什么?吴罂就是苏州当地的一种陶器,装水、做菜用的。越布就是杭州的一种布。满街衢,就是满大街都是这种南方过来的商品。还有诗人写到:兵民杂居久,一半解吴歌。就是天津有一半的人能听得懂苏州话。那么多南方人到了天津,他们肯定要按照他们的饮食习惯,来找天津的食材,跟他们的饮食习惯相结合,然后就逐渐形成了天津的菜。”

漕运兴盛时期,北上的漕船大多要在这里排队等候过关,船和货物在这里聚集,景象繁荣。很多随船而来的人,选择在这里下船定居。在南运河边,赵永强介绍说:“你看这大丰桥,原来被称为大丰浮桥,在浮桥之前,就是个大码头,南方所有的漕船在过关之前都要停下来,缉私的官员在这检查,所以当时这个地区非常繁华,人多就要吃,就要有做小吃的人,所以逐渐形成一个很大很大的聚落。”

人员聚集,繁荣了两岸经济,各色小吃也就从那时起,开始在天津流行开来,比如人们耳熟能详的早点煎饼果子、炸糕、炸卷圈等等。如今,想要在西北角买到想吃的早餐,可要费一番时间排队等候了。

煎饼果子,很多人早餐的首选。绿豆浸泡后,用石磨磨成糊状,饼铛烧热摊薄,打上鸡蛋,刷上面酱等佐料,配棒槌果子或果篦即可,立等可取。也许正是因为它的方便快捷,在码头上备受大家青睐。赵永强说:“绿豆在天津叫吉豆,为嘛叫吉豆呢?就是因为它有祛毒养颜的效果。石磨磨出来的绿豆是原汁原味的。”

煎饼果子与嘎巴菜也别有一段“缘分”。天津人吃绿豆,吃的是南运河边的绿豆,颗粒饱满,磨出来的浆子细腻,拿它摊皮备不住就有摊破了的,破了的也舍不得扔,就存在一边拿回家做了嘎巴菜,所以先有煎饼果子,后有嘎巴菜。

炸卷圈,亦是天津传统早餐的代表,面皮擀得很薄,裹上豆芽菜、香干、芝麻酱、腐乳等做的馅料,卷成鹅脖子的形状,分段裹上面糊下锅炸熟。天津人吃卷圈时,大都用大饼卷着吃。说起这卷圈,它还有个名字,叫炸鹅脖儿,天津著名的八大碗中就有它。为什么这样的美食会在运河边兴起呢?那是因为它非常方便,当年船工在这里干活,卸船装船,时间很短,上岸以后买个卷圈大饼一夹,一边走一边吃,不耽误时间。而且饼夹着这个吃,能提供很多热量,也特别顶饱。

大运河带来

天津饮食文化

大运河横贯南北,把中国江南的稻作区和北方的产麦区连在一起,也成了南北饮食文化交流的渠道。上面说到,旧时,天津五方杂处的居民带来了各地的饮食习惯,使得天津成为一个饮食文化丰富的城市。大运河是这种交流的最重要的因素。

首先,津菜受鲁菜的影响颇深,鲁菜讲究爆、炒、烧、炸、塌、扒,而且少不了以葱段为作料,口味以咸鲜为主。过去天津估衣街里有名的八大成饭馆即聚慶、聚合成、義和成、聚樂成、義昇成、福聚成、聚昇成、聚源成等,有名菜八大碗、四大扒等。八大碗有精细之分,粗八大碗一般指炒虾仁、溜鱼片、烩丸子、烩滑鱼、氽白肉丝、独面筋、扒鱼等,基本上是鲁菜的做法。德州名菜里也有“八大碗”“十大碗”等,大同小异。

淮扬菜对天津的饮食习惯影响也很大,淮扬菜讲究炖、焖、煨、焐,讲究鲜、淡、滑、嫩,有名的叫化鸡、鱼头豆腐、扬州煮干丝、红烧狮子头、松鼠鳜鱼、水晶肘、清蒸鲥鱼、米粉肉、盐水鸭、酱汁排骨等,都已经渗透到天津的食谱中了。

有了运河,南方吃食不断地出现在天津市场上,如广东、福建出产的海参、鱼翅等干制水产品,江南的腐竹、干笋、火腿等特产以及各种调味品,极大地丰富了天津人的餐桌。

很多民间小吃在运河沿岸分布很广,但是天津人把它们做成了精品。包子是很普遍的食品,各地有很多名品,如临清的徐家煎包、窦家蒸包,南京小笼包、菜包,扬州汤包等,而天津的狗不理包子则做成了包子中的一绝。而如今在天津,除了狗不理包子,石头门坎素包、张记包子铺等好吃的包子馆更是数不胜数。

运河给天津人带来了各地的佳肴美味,同时,天津人也为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。

当当吃海货

不算不会过

民以食为天,一个地界的食材与物产往往催生出当地独特的菜肴,乃至人们的饮食习惯。自古以来,天津有“小江南”之称,盛产河海两鲜,它们不仅是天津人日常饮食所需蛋白质的重要来源,鲜美的食材也成就了一道道经典菜品。天津人有两句俗语:“当当吃海货,不算不会过”“吃鱼吃虾,天津为家”,形象地道出天津人对海鲜、河鲜的特殊爱好。

梭子蟹天津出、辽东半岛出、山东半岛也出,但由于天津附近的渤海湾水质含盐量低,出产的海产品,老天津人讲是“齁甜”。

“南有阳澄湖,北有七里海”,天津最好的河蟹,就出自七里海。七里海河蟹学名中华绒鳌蟹,因其肉嫩、膏红、味鲜,深受天津人喜爱。七里海河蟹除了清蒸,还可以制作成河蟹面。

制作河蟹面时,要将蟹肉蟹壳捣碎后熬成汤底用于煮面,同时还要将蟹黄炒香,放在做好的面条上。吃的时候,一口面,一口汤,蟹味浓郁、汤汁鲜美。据说,七里海附近的人家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做河蟹面,七里海河蟹面传统制作技艺也被列入天津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
由于许多食材上市的时间很短,天津菜非常讲究时令。“伏吃鳎目(比目鱼),冬吃鲤”,鳎目一年四季都有,以夏季最为肥美,而初冬的鲤鱼最肥。

一年当中,天津的水产品就这样一茬接一茬,正如周楚良《竹枝词》中提到:“争似春来新味好,晃虾食过又青虾”。丰富的种类也衍生出多样吃法,炸银鱼、炸河虾、清蒸皮皮虾等都是天津百姓餐桌上的常客,还有一道贴饽饽熬小鱼也是天津农家乐的一道必点菜肴。

天津人的饮食生活中离不开鱼虾蟹贝,美味的菜肴中也充满了百姓生活的烟火气。

天津菜“顶流”

有个传奇故事

逢年过节,天津人的餐桌上都会有一道鲤鱼做的菜,寓意年年有余。天津人对鲤鱼有特殊的情怀,尤其罾(zēng)蹦鲤鱼,更是节庆下馆子的必点菜。“罾蹦鲤鱼”烹制技法独特,讲究带鳞制作,是津菜一绝。罾是扑鱼的工具,这道菜是根据“鱼入罾欲挣扎跳跃出网之状”取的名。这道天津菜当中“顶流”之作,还有个传奇故事。

西北角附近的北门外大街,曾经满是食肆和店铺,这里曾有一家饭馆叫天一坊,罾蹦鲤鱼就在这里诞生。

天一坊饭庄,曾是北门外大街最大的饭店,建于清光绪五年,当时盐商、粮商云集于此,促进了天津餐饮业的发展,后来,天一坊几易其手,加之城市变迁,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。天津名家陆文郁曾经写过一首诗,提及天一坊饭庄做的罾蹦鲤鱼,是目前关于这道菜的最早文字记载。

陆文郁先生(1887-1974),著名博物学家,绘画、书法家。一生著述颇丰,《食事杂谈》《食事杂诗》《食事杂诗辑补续》《津门食单》等,记录了清末民初天津的饮食文化。其一首《咏罾蹦鲤鱼》诗:“北箔南罧百世渔,东西淀说海神居;名传白洋第一鲤,烹做津沽罾蹦鱼。”诗后又有解说,讲了“罾蹦鲤鱼”的来历:1900 年,八国联军侵占天津,流氓地痞趁火打劫来天一坊大吃大喝。叫菜时,误将“青虾炸蹦两吃”呼为“罾蹦鱼”。侍者纠正,叫菜人恼羞成怒,欲要闹事。照应人(主持饭庄服务的“堂头”)和劝,告说有此菜,并言侍者新来不识,责让其速去告灶上。灶上人正惊讶,照应人急入,使择大活鲤,宰杀去脏留鳞,沸油速炸,捞出盛盘浇汁,全尾乍鳞,脆嫩香美,从此乃有此菜。在天津传统名菜中,有如此确切记载的,只此一味。

陆文郁的曾孙陆政介绍说:“老太爷这人特别爱说,你只要到他的书房去,他就跟你聊天,尤其是罾蹦鲤鱼这段故事,是老爷子亲口跟我们讲的。”

赵永强和陆政寻找罾蹦鲤鱼诗稿

罾蹦鲤鱼对鱼的外形要求极高,鲤鱼的活跃程度、鳞片的完好率、个头大小,都是有严格标准的。准备过程中不能伤了鱼鳞,需要用刀处理的全部从膛内下手,越是这看不见的细节,越考验厨师的手艺。

现任红旗饭庄主厨的曹雷力,师承津菜大师张桂生先生,做津菜三十年了,罾蹦鲤鱼是他从师父那里一招一式学来的。曹雷力说:“因为这个鱼是带鳞吃的,所以在选鱼的时候,一定要注意它的鳞要完整,选那种鳞特别好的,颜色要白的,越白的这个鱼土腥味越小,做出来口感越好。而且个头,我们要求最起码三斤以上的大鱼。”

红旗饭庄主厨曹雷力制作罾蹦鲤鱼

一道菜记录一段历史,罾蹦鲤鱼曾经随着天一坊淡出历史而断档多年,直到1977年才被恢复,接入到天津传统名菜菜谱中。历经几代人的努力,传承发展津菜,让这原本飘香在运河边的美味,流传至今。

1982年4月,天津相关部门与日本大荣株式会社协议,商定在日本东京开一家天津风味餐馆,取名也叫做天一坊。张桂生作为首批骨干厨师,把传统津菜带出了国门,时至今日,张桂生的儿子张振,仍在东京的天一坊任主厨,白蹦鱼丁、软溜鱼扇、扒白菜、鸡丝银针等都是点击率很高的菜。

大运河千帆竞进,成就天津通达开放的城市性格,而沿着运河留下来的美味,贯穿南北,滋养两岸生机,爆、炒、炸、溜、烩、煎、蒸、烧、扒、炖,十个字道尽了城市烟火,也讲说着了津门的沧桑历史。这鲜鱼水菜、柴米油盐,在各种比例、火候中和谐共生,形成了天津特有的美食文化,塑造出了一串串跳跃在舌尖上的味道,奔腾不息、源远流长。

综合自津云、新京报、三联生活周刊、天津市烹饪协会

猜你喜欢

【观察】运河之水,如何滋养孕育出火遍全网的津味美食? 天天消息

2023-06-05

天天新动态:重庆加快培育数字技术工程师

2023-06-05

苦苣菜如何凉拌_苦苣菜

2023-06-05

成都一外卖平台商家12张营业执照10张为假

2023-06-05

世界新资讯:今日TRUST什么意思(trust是什么意思)

2023-06-05

锦氨面料的成分是什么_锦氨蕾丝的横竖缩率是多少 天天热门

2023-06-05

经典句子英语_经典句子天涯

2023-06-04

即时:新手机第一次充电要不要把电用完(新手机第一次怎么充电对电池好)

2023-06-04

今日热搜:弗雷德:输球总是让人难以接受,但我们会昂首挺胸继续为曼联而战

2023-06-04

环球微资讯!中国在“世界屋脊”打造国际一流天文观测基地

2023-06-04

今日播报!金界控股(03918.HK):Naga 3设计及兴建协议的完成日期更新为2029年9月30日

2023-06-04

天天热议:葡萄沟的主要内容是什么(葡萄沟的主要内容是什么)

2023-06-04

中国星辰|“出差”半年 神十五乘组科学实验创多个“首次”_世界焦点

2023-06-04

每日速读!样板制作与推板(关于样板制作与推板的简介)

2023-06-04

童趣无限 快乐成长—怀化市审计局组织开展2023年“六一”亲子活动 动态焦点

2023-06-04

热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