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相关资料图)
3月25日晚,浙江农林大学不少学生志愿者准时参与“地球一小时”,他们熄灭教室、寝室里的电灯,倡导周围很多的同学也关掉电灯、电脑、手机,围绕“生态育人”“碳达峰”“碳中和”等生态主题在黑暗中进行交流。
过量二氧化碳排放导致的气候变化,目前已经极大地威胁到地球上人类的生存。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,只有通过改变全球民众对于二氧化碳排放的态度,才能减轻这一威胁对世界造成的影响。“地球一小时”活动是世界自然基金会(WWF)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于2007年发起的一项全球最大的环保活动,提倡于每年三月最后一个星期六的当地时间晚上20:30,个人、社区、企业和政府自愿自发参加,关上不必要的照明和耗电产品一个小时,来表明大家对自然保护的关切和对环保的支持。
今年地球一小时的活动时间是3月25日。当晚20:30至21:30,浙江农林大学不少学生熄灭了寝室里的灯光、关掉了电脑音响,甚至关掉手机,他们在寝室里、教室里、活动中心,三五成群地坐在一起,针对低碳生活、实现“双碳”目标等方面的主题进行交流座谈。不少学生觉得,离开灯光和电器,多到校园里走走,听听风声、鸟声、溪流声,会更加深刻的理解大自然的美好,也更能激发学生对保护生态环境、践行低碳生活的信念。
“除了参与熄灯一小时活动,我们还积极倡议举行节约一滴水、光盘一辈子等活动,倡导更多的学生能参与到活动中来。少用一度电,拧紧水龙头,吃完盘中菜,都是对环保事业的支持。我们每一个生活在地球上的人,都在消耗着地球的生命和能源,作为有知识有文化的青年,我们在享受地球给予我们一切的同时,也要多想想该怎样保护我们的母亲。”志愿者姜立健表示,希望通过这样的行动,倡导广大师生携起手来,共同保护我们的地球,自觉成为环保志愿者,从小事做起,从身边做起。
“浙江农林大学办学60多年来,‘生态’二字始终是学校浸润根系的办学底色,更是融入浙农林大人精神血脉的恒久印记。我们开展地球一小时活动,是推进实施‘生态育人 育生态人’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。我们希望通过开展地球一小时活动,引导更多师生助力学校打造更加美丽的生态校园、涵养更加浓厚的生态文化、培养更加优秀的生态人才!”浙江农林大学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。